首页 > 数字经济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移动支付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移动支付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

2024月01月26日围观79992

日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了《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为全面、深入了解移动支付业务应用现状,准确把握个人用户基本属性以及使用习惯变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移动支付和网络支付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在总结往年问卷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成立课题组,重点针对用户基本属性、用户使用偏好、用户满意度等内容开展延续性调查工作。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移动支付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移动支付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据了解,本次调查共收到76671份有效问卷,经处理分析后,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移动支付男性用户多于女性用户;30岁以上用户群体数量有所增加;本科及以下学历的用户仍是移动支付的主力用户;地市和省会城市移动支付用户占比高,县域和村镇用户占比提升;移动支付用户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华南等经济发达区域和人口聚集地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移动支付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使用频率持续提升


调查显示,移动支付应用继续呈现小额高频、便民服务特点;操作简单和无需携带现金或银行卡仍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主因;大部分用户认为移动支付会和现金共存;个人信息泄露是移动支付用户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用户选择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支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操作麻烦、体验不好和支持商户少;用户最期望市场主体及时进行支付风险提示和畅通投诉渠道,保障移动支付安全和客户合法权益。

  

移动支付应用的主要场景是生活消费和投资理财;公交地铁和医院是移动支付最需要加强应用的场景;用户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为扫码支付,条码支付已为大多数消费者接受,并在零售、餐饮、公共交通等场景广泛应用。扫二维码和手机NFC支付是用户搭乘公共交通时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ETC支付是用户高速付费通行中最愿意使用的支付方式;条码支付限额分级管理是用户最了解的移动支付监管政策。

  

具体来看,2018年,移动支付用户使用频率持续提升,有80.1%的用户每天使用,比2017年上升1.4个百分点;一周使用2-3次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为14.4%。这说明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和商业环境日益成熟,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

  

移动支付仍以小额便民为主

调查显示,2018年,有43.1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29.48%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500元,与2017年基本持平,无大幅度变化;13.4%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500-1000元,较2017年下降1.4%;13.96%的用户单笔支付金额在1000元以上,较2017年相比上升1.36%。可以看到,2018年移动支付总体上仍以小额便民为主,所有区间数据占比几乎与2017年持平。

  

2018年,用户最常使用借记卡、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行移动支付,分别占比为70.6%和66.4%;使用信用支付产品,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进行支付的用户紧随其后,占比为49.9%;选择贷记卡进行移动支付的用户排名第四,占比为42.6%;39.9%的用户选择使用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移动支付,如余额宝、微信零钱通等。

  

调查还显示,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移动支付身份识别和交易验证的手段经过多年使用和观察,市场主体和用户认可程度较上年有所提升,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最为用户所了解;个人隐私泄露及安全隐患问题仍是用户在使用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移动支付时最担心的问题。

  

最需改善方面中安全性居首位

2018年,存在安全隐患和手机网速慢是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分别占比为64.7%和53.4%;排名第三位的问题是商户不支持,占比为49.8%,较2017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排名第四的问题是支付环节操作复杂,占比为27.1%;限额低和付费失败的占比分别为19.7%和17.5%;担心开通繁琐的用户占比为13.7%;用户比较不担心的问题是上网流量费用高,占比为10.0%。

  

“这说明通过市场主体的宣传和用户的主动学习,用户更加关注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对账户资金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明显。经过市场主体的持续努力,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和受理环境建设更加完善,能够更好地支持用户使用移动支付。”报告认为。

  

2018年,用户认为未来移动支付最需要改善的方面中,安全性排名第一,占比为77.8%,较2017年有所提升;排名第二位的是应用场景范围,占比为65.2%,较2017年有所下降;服务质量和便捷性排名第三、第四。这说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更为关注,同时也注重服务质量、支付体验的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Tags:

相关文章

本站推荐

标签云